
【推荐】社会实践合集8篇
社会实践 篇1——每日起居
因为我是暑假留宿在学校宿舍,所以每天从早上6:30起床,洗漱完毕后要从新校区赶到老校区吃早饭,再由老校区步行到新校区的公交车站等待着那辆47路,路上要花费我大概一个半小时才能到达苏州国际博览中心。赶到公司基本上已经8:30左右,再准备一下就可以正式上班了。由于工作量比较大,中午的话基本是没有休息的,所以吃过午饭后还得继续查询资料…
下午到5:30时看着其他的正式员工及实习生们回去的时候,我也早就已经累得做不了了,这时我们项目组还有个例会,基本上是要40-50分钟,每天下班之前我们开一个碰头小结会,大家总结一天的成果,个个虽带着疲倦,但是还是对自己的一天下来的业绩感到满意,可以这样说,我们几个人经过这几天的奋斗,似乎连我们自己都快不认识自己了,忽然间觉得自己又领悟了许多。会后我们才能到公交站点等待47路回学校,我们项目组中苏州科技学院的实习生带到此时的就剩下我、顾冰洁、王晶三位同学了。
王晶是和我一道回学校,我们坐公交车回来的时候基本是没有座位的,即使是有座位,也是早就困倦了,不知不觉中就在车上打起盹来…回到学校时,学校的食堂早就已经关门了,我们只好在学校门口的小摊上随便买点炒饭、炒面之类的吃一些…
——工作的基本环节
7月15日至20日在苏博人事行政部担任志愿者,被分派给第十二节机器人世界杯足球赛提供检票、现场展馆内的服务,招待国内外来宾。
7月21日至31日期间工作是为“金鸡湖国际汽车文化高峰论坛”搜集来宾的联系方式。具体有网上发帖进行活动的宣传。
8月1日起在苏博研发中心项目组实习,期间参加过项目经理顾瞻先生组织进行的论坛资料培训、考核及我们实习的内部培训,我和组长王晶负责查找国内汽车企业的经销商的联系方式,我们在新浪网上艰苦地搜寻,重复地做着复制粘贴等动作,在熟悉了流程和掌握了查询资料的方法后,仅8月6日一天我就已经能够通过探索方法而使我的工作效率提高了30%,从5号的600个号码到6号的900个号码,期间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不仅是在搜索网络信息资源方面,而且在对本项工作从刚来时的什么都不懂到如今的熟悉,可以说对此项工作有了深入地了解。
——“正式”成为经理“秘书”
8月15日那天,我们项目组中的王晶和顾冰洁两位被派往上海参加当天的上海光大展览中心的汽车展会,并负责我们这次论坛的推介和宣传工作。
自从14日那天开始,经理每天都要把一天下来的工作安排提前与我沟通,并交给我做好计划,去安排我们电话营销组的同学的工作。
我知道这是让我综合考虑论坛项目组14名成员的整体工作,统筹安排,有序地分配公司的电脑给负责电话营销的同学整理每天的反馈信息。而我则同时继续负责搜集全国各大品牌汽车生产商在各地范围内的经销商的联系方式。
工作业绩突破xx个号码
截至8月19日,我已经成功地完成了所有的经销商的查询,所查号码早就超过几万了,仅今天一天,我就查出了2134家汽车经销商的联系方式,比8月18日翻了一番。
看着自己的工作任务在增加,而工作效率却在不断地提高,我开心不已。这一个多月来的搜索工作总算取得了成效,直接提供了我们项目组负责电话营销的同学的材料,从刚开始的时候一头雾水到现在每天能够订好计划(做好大家一天下来的工作分工,使大家每天工作的内容、进度都清晰化),我个人确实从工作中收获了不少。
——上海之行
回顾一天下来在上海的工作,还是蛮有收获的,我们通过很多方式找到柜台的大量展商交换了名片,也介绍了我们的论坛,还发放了邀请函,为之后的工作提供了便利。我个人也通过这次上海之行得到了锻炼,了解了上海歌华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在办此次展会时存在的不足,也知道我们的论坛面临的工作压力和艰难处境,但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而且,有我们这样一个论坛组每天能够及时总结一天下来的工作情况、反馈工作中的问题,并及时处理和解决。
经理并没有把我当成是个实习生,而是一个真正的秘书
8月27日,今天早上项目组的经理穿着正装走进办公室,这让我大吃一惊,平时从来不讲究穿着,甚至是大大咧咧的他,今天怎么会这么穿?
后来到了10:30的时候,人事部的金姐带了个老人家走进了我们研发中心的办公室,原来这位老人家就是苏州汽车工程学会的前负责人,现在已经退休了8年在家了,他十分热心于这次活动,所以前来与我们的顾瞻经理进行商谈。
金姐在他们坐定后,马上从人事部拿来了一次性茶杯后几包茶叶给老人家泡了一杯茶,由于我是实习生,我就在我的办公桌前坐着一边做着我手头的事情,一边留意一下经理与陈老的交谈,并把陈老在交谈中给我们公司的建议和推荐等做好记录,我从陈老的谈话中提取了几个重要信息,然后主动在网上把一些要点查询了一下,比如奥杰汽车的总经理、江苏省汽车工业协会等重要信息。陈老与经理谈话结束时,我也已经将这些信息统统整理了出来。
今天是我在苏博的最后一天,我早就已经慢慢地将我这一个半月期间所有资料的电子稿进行交接,并留给顾瞻经理备份,但由于人手不够,我在这一天又完全接替了经理发邮件、接受客户的电话来访、qq上传输我们论坛邀请函及回执表等资料、客户传真回执的接收工作等任务。工作到5:30时,我们照例进行了一次会议,只是这次会议被赋予了欢送的含义…
回顾长达46天的社会实践经历,看着与我们一起并肩作战、工作了这么长时间的同事及经理,我们真是不忍离开…但是最终我们还是在经理的表扬、鼓励、离别的寄语和大家的掌声中结束了会议,并结束了长达46天的实习…不过我知道,这并不是一个终点,而是另外一个走向社会的转折点,未来的路,我会走好!
社会实践 篇2——报告人:XXXX
一、 寒假社会实践目的
二、 寒假社会实践过程
三、 寒假社会实践结果
四、 寒假社会实践总结
一、 寒假社会实践目的
廿一世纪,社会物质生活较为丰富,新世纪的大学生许多都沉浸在这种丰富的物质欲望之中,从而缺乏对心性以及人生阅历的锻炼。在漫长的寒假中,尤其是在这春节之前,父母都比较繁忙,无从顾及我们,因而我们的自由,空闲时间比较多,但在家不比在学校,我们缺乏玩伴,每天在家空虚度日,寒假生活将显得单调和无聊。为了丰富我们的寒假生活,同时让我们能够在毕业之前积累足够的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以便在毕业后能更好的适应社会,我们有必要而且必须要在寒假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二、 寒假社会实践过程
一.实习单位概况
1.实习单位性质:XX省XX市XX镇XX路XX服饰属私营实体。建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初只有一个店面,如今发展为三个店面,在当地拥有不小名气。
2.实习单位规模: ……此处隐藏11433个字……;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现在我国要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到20xx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首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年青一代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技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势在必行。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文化、创业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然,关于大学生的创业,有成功的例子,也有失败的例子。
成功的例子:
成功在于坚持
——“六亩地” 区域商业水果贸易
20xx年暑假,当同屋舍友们都在张罗着实习时,即将读大四的袁艳春却以在学校创业比赛上获得的2万元奖金和同伴凑起的1万元钱,开起了一家名叫“六亩地”的国内首家专注于高校水果市场的网站。每天清晨三四点,他都要去南城的新发地进货,白天在高校里卖货。大学生在宿舍里想吃水果了,便上“六亩地”下个订单,半个小时后,二三十块钱的水果便送到了宿舍楼下。“六亩地”很快火了起来,行情最好时袁艳春每天有好几千块的进账。 “捡来”的奖杯
在研二时,一位同学在校园BBS上发布了一则消息:招募创业成员。一直有创业想法的
袁艳春报了名,但由于报名人数过多,报名顺序靠后的他被刷了下来。这个时候,袁艳春和几个被刷下来的同学自行组成一个创业队伍参加了第二届中国人民大学创业大赛。
他们选择的创业项目是区域商业水果贸易。这个项目源于国外流行的一种商业模式:LBS(Localbusinessservice)。这种商业模式与城市社区中一个个的连锁便利店十分相似,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网上订购水果并且在一小时内免费送货”。
由于留给他们的时间太短,团队的准备工作并未做到最好,加上大多数的创业团队选择科技发明项目,他们这个偏传统的商业模式在创业大赛上并不太吸引人们的眼球,但最终还是凭借着其新颖独到的销售模式和服务荣获第十名。
按照比赛规则,前十名队伍都可以获得一座奖杯。“当时就是觉得自己很幸运,没有白参加,但总觉得以第十名的身份获得奖杯,有点‘难以启齿’。”袁艳春笑着说道,他戏称这是座“捡来”的奖杯。
不变的信念
创业大赛结束了,获奖队伍走的走,散的散。唯一坚持下来的“只剩我一人了”。
袁艳春之所以能干下去,客观原因是他们的项目比较实际、好操作、不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虽然看似只针对一个市场(整个人民大学),但要知道“人大校区的人数为3万”;主观原因是“我是真的想创业”。而对于同学们相继放弃自己的创业项目,袁艳春说:“关于创业,要有‘敢想的头脑’和‘能干的身体’,有一边萎缩都不行。”
于是,怀着这样的信念,袁艳春投入到创业之中。他说:“我在农村种过水果,但还真没卖过”。于是他进入一家水果超市中当起了水果销售员,“包括进货、搬运、销售、记账??能干的我全干了,就是想摸清楚水果的销售渠道。”袁艳春说,“后来发现如今的水果销售存在许多弊端,这些弊端会损害整个销售市场,比如本来并不是进口水果,却贴上了进口水果的专用标签,而且这些标签经常会贴在有虫眼的地方;除此之外,价格便宜的水果不让顾客挑选;更有甚者,会在电子秤上‘做文章’??”
袁艳春总结了一番,他认为自己的水果销售模式很具优势。
“无处不至”的团队
袁艳春召集了几个好朋友,其中不乏自己的同学、老乡等,他们听了袁艳春详细的创业策划后,十分感兴趣,有几个是辞掉自己的工作加入到这个团队中来。于是,公司的管理、注册、网站、财务,货物的采购、运输、配送等等袁艳春都安排得井井有条,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袁艳春说:“当时考虑到我们的公司还不大,又是做水果销售,于是起名叫做‘六亩地’,以后业务扩张了,估计就‘百亩地’了。”当记者问到他以后的业务领域是否会扩大时,他说:“炒黄金有跳楼的,捡垃圾有发财的,关键是你要找自己愿意投入的领域与地盘。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到了那山没柴烧。好好做一个项目比什么都强。”
就这样,袁艳春每天早晨4点出发去新发地采购水果,到了人大校区的货物中转站,再把该天的主打水果入网,等待发货。“我对顾客的承诺就是质量第一、绝不缺斤短两、价格绝对低于市场价,买贵了保证退款。我要把‘六亩地’标价做成像‘京东’报价那样权威。”他和他的员工配送货物经常到晚上11点。
作为人大的学生,袁艳春对于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很清楚,因此学生经常是在自习的时候、刚洗完澡的时候、刚出饭堂门的时候,甚至是刚下课走出教室的时候收到网上订购的新鲜水果,正是如此,袁艳春的配送团队会出现在校园的任何一个角落,如此人性化的服务“不用怎么宣传,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全校就知道了我们这个‘无处不至’的团队。” 失败的例子:
要敢于面对失败
——“鑫宇科技”创业之路
创业,要敢于面对失败——大学生王鑫的创业故事“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来,我不怕失败”王鑫总是这样鼓励自己。出生于19xx年王鑫,还在西安音乐学院学习期间就开始创业,经历起初的成功后,由于管理欠缺等原因,轰轰烈烈的创业计划以失败告终。不过,他并没有被失败吓住,他努力学习,为下一次创业准备着。
王鑫的专业是声乐。学习一年后,他感觉对声乐丝毫提不起兴趣,便有了创业——在实践中学习的念头。王鑫对计算机有着浓厚的兴趣,经过一个多月的市场调研,他发现计算机维护和硬件方面很有前途,于是便筹划着先开一个小店面,积攒成本和经验。
“父母不同意,没有资金,我就四处筹借了1万元作为起步资金”,王鑫如是说。
就这样,王鑫在高新租了间30平米的房子,起名“鑫宇科技”,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刚开业的时候是最辛苦的。新开的店铺首先要做好宣传,要有长期稳定的客源。为了节约成本,王鑫自己出去发传单,让朋友帮忙守夜,有生意就赶紧回去。为了省钱购买电脑硬件,他每天只吃一顿饭。
有帮别人做系统之类的活都是晚上干,完了就在地上打个地铺直接睡觉,早上再出去发传单,招揽客人。
一晃半年过去了,生意也渐渐好起来,除去房租成本等费用每天平均净收入100多元钱。在创业过程中有一点事王鑫最自豪的,那就是他坚持自己的原则,坚持诚信,不受金钱和利益的诱惑。一天中午,一名青年来到店中要卖手里的笔记本电脑,并说随便给个价,100元都行。王鑫接过电脑一看,八成新,在二手市场可以卖到二千多。王鑫便怀疑电脑的来源,拒绝收购。一旁的店员很不解,王鑫义正言辞地告诉店员:“我们不能因为一点小利旧失去信誉,以后这种来路不明的东西,再便宜也不能要!”
王鑫创业的时候只有20岁,年轻人难免贪玩。生意好起来后,在管理上也不似以前尽心,有时甚至为了玩而停业。渐渐地,生意越来越差,入不敷出,不得不关门大吉。虽然创业一年就失败了,王鑫却仍然很乐观,他说:“创业要敢于面对失败,只有亲身实践,经受失败,才能总结教训,积累经验。这次的失败,让我更加看清了自己,知道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创业失败后,学习之余,王鑫在一家电子公司兼职,积累经验。他坦言:“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不像以前那么浮躁了。以后又机会,还是要创业的!”